行业动态
橡胶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自2012年开始,橡胶行业发展进入了增速减缓的新阶段,呈现出新的常态化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在10月15日召开的2014世界橡胶论坛暨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表示,橡胶行业要在新常态下,积极思考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的方向和思路,作出相应的调整,适应新常态带来的经营发展环境的变化。
增速减缓效益滑坡是新常态下的运行表现从中橡协统计的行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增长率可以明显看出全行业增速减缓的趋势。2012年两个数值由2011年的16.97和17.5陡降为0.01和1.89;2013年为3.8和2.13;今年1~8月为3.37和0.09,增幅较一季度回落1.52和2.2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1.06和1.65个百分点。轮胎产量2.7亿条,同比增长11.3;行业利润增长7.95,增幅回落了15个百分点。其中轮胎利润增长3.8,增幅同比下降26.6个百分点。邓雅俐表示,橡胶行业新常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行业经济增速的换档回落,从过去2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目前已近3年连续5以下个位数增长。二是结构调整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对产品结构、原材料结构、市场结构进行调整,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发展动力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的增长转变为质量的增长、服务的增长和绿色的增长。四是一些原来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将会在这一时期集中暴露,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邓雅俐认为,量增价跌的背后,是行业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与行业过去多年高速增长所积累的矛盾问题之间的碰撞。当前,国内外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时期,产品市场需求不旺,橡胶原材料价格低位波动、不确定性增加,同时各种要素成本增加。轮胎等各种橡胶制品,则结构性过剩矛盾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各类形式的价格战时有发生。
我国轮胎产能已经具备实力,目前国内前10强有多家企业的产能已经可以跻身世界前十。但是由于国内市场大打价格战,竞争残酷,就连国际市场竞争的也多是黄皮肤的自家兄弟。价格卖不上去,频遭贸易壁垒。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席团企业执行主席、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说。
中橡协胶管胶带分会理事长、青岛橡六输送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青告诉记者,胶管胶带行业近5年呈现出很高的发展速度。目前在册的会员企业有370多家,产能占全国的70.而非会员企业大大小小超过了1000家。由于钢铁、煤炭等配套行业发展趋缓,所需输送带订单90以上通过招标比价采购。输送带企业新上的产能要释放,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订单,竞相降价,并呈愈演愈烈趋势,今年上半年行业大厂最高与最低价差超过了30。
配套原辅材料行业和下游轮胎经销行业,也受制于轮胎和制品行业的增速减缓。我们在满足轮胎企业需要、增加炭黑市场供应量的同时,新增的各项生产和经营成本无法在疲软的炭黑销售价格中得到体现,也未因提供技术服务和质量保障的不同予以价格区分,从而致使部分炭黑企业的销售价格长时间存在成本倒挂现象,行业利润率约为零。全行业难以生存,维系现在的状况都很困难。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理事长、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山显得很无奈。 通过和行业老板交流通气,普遍反映今年是做轮胎生意最难做的一年,明显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武汉天黎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鲍人巧介绍,首先是库存压力增加,该公司8亿~9亿元的销售额,但库存有1亿~2亿元。库存多了,而轮胎又在不断降价,导致利润大幅下跌。这样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打击了老板们做下去的信心。所以,呼吁上游厂家给松松绑,协会给鼓鼓劲,以便共同渡过难关。邓雅俐认为,从橡胶行业近两年多的情况看,虽然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有明显提升。在增速减缓、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科技创新能力凸显、市场机制更强的新常态下,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增长、服务增长和绿色增长,对产品结构、原材料结构、市场结构进行调整。邓雅俐最后表示。
- 上一个:塑料橡胶业下半年或现向好转机
- 下一个:复合胶新标准继续影响胶价走势